• 存款利率约束下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研究

    江振龙;

    本文在标准的金融加速器模型上嵌入内生杠杆约束的银行部门,构建了一个包含双重金融摩擦的动态新凯恩斯模型,定量分析存款利率约束下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和效果。风险冲击和金融冲击的脉冲响应结果显示,存款利率触及有效下限约束导致货币政策失效,从而加剧经济波动。基于政策评估的长短期视角综合分析发现,存款利率约束弱化了货币政策的实际利率和银行信贷传导机制,导致宽松货币政策刺激经济效果不显著,突破存款利率约束是货币政策发挥作用的关键。进一步研究结果表明,积极的财政政策在存款利率的约束下提高了货币政策传导的有效性,与货币政策协调搭配的效果十分显著,具有较强的经济扩张效应。本文研究对我国货币政策调控的启示在于:一是珍惜货币政策空间,避免存款利率触及下限约束;二是积极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大力疏通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三是在利率双轨制下,货币政策要着力营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有为、主动发力,继续实施好“积极财政+稳健货币”的政策组合拳。

    2024年03期 v.11;No.43 1-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31K]
  • 贸易自由化是否有效推动企业存货调整

    蒋灵多;赵晓静;简紫晴;

    存货波动是解释中国经济变动的重要变量,存货管理是企业面对外生冲击时调整生产决策的关键渠道。近年来,中国不断鼓励扩大对外开放水平,稳步推进各项对外开放政策,贸易自由化水平显著提高。鉴于此,探讨贸易自由化背景下企业的存货调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基于中国加入WTO的准自然实验和1999—2008年中国制造业企业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法研究了贸易自由化对企业非产成品存货的影响。研究发现:(1)贸易自由化显著降低了制造业企业的非产成品存货水平且结果稳健。(2)贸易自由化主要通过外来产品挤压本土企业市场需求、降低中间品购买难度两个渠道促使企业减少非产成品存货储备。(3)贸易自由化对小规模企业、非国有企业、轻工业企业和出口企业造成的影响更大。企业应积极利用贸易壁垒降低带来的发展契机,合理调整存货储备以提高企业资源利用率,进而增强企业盈利能力。

    2024年03期 v.11;No.43 37-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1K]
  • 管理能力如何影响企业出口行为——兼论出口竞争新优势培育

    徐乙尹;武家辉;佘赛男;

    面对国内外复杂严峻的经济环境和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稳外贸除了继续坚持科技自主创新,加快培育以管理能力为基础的企业出口竞争新优势也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世界银行对中国企业展开的微观调查问卷数据度量了企业的管理能力,在此基础上采用Heckman两阶段回归实证检验了制造业企业的管理能力对出口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1)管理能力提升能够显著提高企业的出口倾向和出口强度,这一结论在考虑样本选择偏差及其他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2)管理能力主要通过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和创新水平进而促进企业出口;(3)管理能力的出口促进作用对东部地区、融资约束较小、运营规模较大的企业更加突出。本研究有助于从改善企业自身管理能力的视角为提升企业出口竞争力及进一步培育我国出口竞争优势提供新的思路和理论经验借鉴。

    2024年03期 v.11;No.43 68-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5K]
  • 鉴古问今,抗日战争对中日贸易的长期影响——基于山东省企业层面数据的经验分析

    车翼;吕金秋;徐巡;张燕;

    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是“十四五”时期的重要任务,本文为党中央新发展格局的构建和中日贸易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一定的政策建议。依据山东省党史研究室统计的各县(市、区)在抗日战争期间遇难人员的详细信息,本文采用双重差分模型考察了抗日战争期间山东省各县(市、区)遇难者人数是否仍旧影响当今山东各行业企业对日贸易。结果表明,若各县(市、区)遇难者人数增加1%,则各县(市、区)与日本在行业层面上的贸易总额和进口额将分别减少0.239%和0.366%,而出口额没有受到显著影响。我们发现遇难者人数对贸易的负面影响在中日政治关系紧张时显著增强。进一步的分析结果显示,年轻遇难者占比显著增加其对贸易总额和进口额的抑制效应。此外,国有企业和全要素生产率更高行业的企业进口额受抗日战争的负面影响更大。最后,本文的稳健性检验显示死难者人数对贸易的负面影响只存在于中日贸易中。

    2024年03期 v.11;No.43 96-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67K]
  • 文化遵从度与金融市场稳定——基于股价崩盘风险的视角

    梁上坤;张文婷;卢闯;

    维护金融市场稳定、防控金融风险是我国经济建设的重要内容。基于Gelfand et al.(2006)提出的文化遵从度理论框架,本文以2008—2019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从股价崩盘风险的视角,探究了非正式制度对金融市场稳定的影响。研究发现:公司所在地的文化遵从度对公司未来股价崩盘风险存在显著影响,当地文化遵从度越高,公司的股价崩盘风险越低。进一步发现:(1)提高信息质量和选择四大审计,是文化遵从度影响公司股价崩盘风险的主要机制;(2)区分文化遵从度的作用强度后,文化遵从度对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在成立年限长、高管不具有海外经历的公司表现得更强烈;(3)结合公司治理的其他机制,在公司内外部治理机制较弱时,文化遵从度发挥了较强的治理作用;(4)比较公司所在地的文化遵从度与高管籍贯所在地,公司所在地的文化遵从度具有更强的影响作用,表明文化遵从度能够对个体产生“同化”影响。本文的研究揭示了非正式制度对公司股价崩盘风险的重要影响,对于维护金融市场的稳定、防范金融风险,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启发。

    2024年03期 v.11;No.43 126-1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1K]
  • 银行业竞争与企业劳动收入份额——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金龙;黄禹喆;哈斯乌兰;

    国民收入分配结构不仅影响着经济长期可持续发展,而且关系到社会和谐与稳定。本文以中国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利用城市级商业银行分支机构数据,探究了银行业竞争对企业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效应、作用路径和异质特征。研究发现,银行业竞争能够显著提高企业劳动收入份额,且上述结论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旧成立。路径分析表明,银行业竞争通过减少债务融资成本、激发企业技术创新和增加个人信贷获取,进而提高企业劳动收入份额。异质性检验显示,对于民营、中小规模、处于劳动密集型行业以及具有较小工会规模的企业而言,银行业竞争对其劳动收入份额的正向影响更为明显。本文的研究丰富了银行业竞争与企业劳动收入份额的相关成果,也为解决我国劳动收入分配严重失衡以及由此可能带来的贫富分化、社会矛盾激化等一系列经济社会问题提供了决策依据和政策参考。

    2024年03期 v.11;No.43 164-1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1K]
  • 中国跨市场金融风险的动态溢出效应:系统风险与异质风险

    徐少君;张少华;

    本文旨在揭示中国不同金融市场的风险类型(系统风险与异质风险)在跨市场传染中的特征、角色以及大小。为此,本文首先构建了银行部门、股票市场、债券市场以及外汇市场的金融压力指数;其次,采用主成分分析法(PCA)将四个金融市场的金融压力指数分解为系统风险和异质风险;最后,采用广义方差分解法研究四个金融市场的系统风险和异质风险间的动态溢出效应。本文创新性的研究发现主要有:(1)如果不考虑系统风险和异质风险的交互性和强传染性,则会严重低估跨市场风险传染的程度。(2)尽管四个市场的系统风险传染网络和异质风险传染网络都相对“自成体系”,但我们仍可识别出,银行系统风险是联结两个网络的主要力量,是整个系统中的重要连结节点。(3)在系统风险网络中,债市系统风险和银行系统风险之间、股市系统风险和债市系统风险之间、股市系统风险和汇市系统风险之间具有显著的双向溢出作用,这些溢出作用均是系统性风险“互溢”网络中最重要的“连接线条”,且债市系统风险是显著的“净发送方”、银行系统风险是显著的“净接收方”。(4)相较于系统风险网络关系,四个市场异质风险间的传染网络关系则更为紧密,其中,债市异质风险是显著的“净风险发送方”,而汇市异质风险则是“净风险接收方”。(5)在面对次贷和欧债危机、2013年流动性危机、2015年股灾和“811”汇改、2017年影子银行高风险和2018年中美贸易摩擦爆发等各种金融冲击时,风险溢出性和传染性增强,且不同的市场(及不同类型的风险)在面对不同的冲击时发挥着阶段性系统重要性金融市场的作用。(6)相较于金融冲击,重大公共卫生冲击(如COVID-19)带来的影响更为显著,金融市场间的溢出网络关系呈现出更为复杂交织的网络结构,且各市场的异质风险在其中发挥了重要的溢出作用。因此,区分风险类型、判断风险“互溢”网络中的重要连接线条、识别不同危机中阶段性“系统重要性金融市场”对于预防危机和治理危机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2024年03期 v.11;No.43 193-2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42K]
  • 数字政府如何提高政府效率——来自政务一体机的证据

    毕青苗;徐现祥;

    近年来,中国高度重视数字政府建设,其中一个典型做法就是引入政务一体机,为企业提供自动化、全流程的审批服务。本文以此为例,考察数字政府影响政府审批效率的机制及其绩效。在理论上,本文证明,当引入可提供集成审批的政务一体机时,企业可在政务一体机和人工窗口之间自由选择,这将提高审批市场的一般均衡效率,表现为政府提供审批服务的数量增加、企业与政府打交道的制度性交易成本降低。在实证上,采用我国24个省、110个地市实地调研数据,本文发现,引入政务一体机后,政府提供审批服务的数量显著增加13%,企业办理审批所需的时间显著降低11%。本文的实证结果是稳健的,且与理论预期一致,揭示了政务一体机可成为政府提高服务效率、下沉政务服务的重要抓手。

    2024年03期 v.11;No.43 243-2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6K]
  • 大数据审计与政府采购——来自金审三期工程的经验证据

    张建顺;

    规范政府采购行为是提高财政支出效率、应对财政压力的重要手段。本文利用金审三期工程实施,基于政府采购微观数据,使用双重差分法探讨大数据审计对政府采购的影响。基准结果表明,实施大数据审计能够显著促进政府采购发展,表现为政府采购合规性提高,政府采购促进全国统一大市场构建的政策调节作用更加显著。动态效应分析显示,大数据审计对政府采购的促进作用随着时间推移不断增强。使用安慰剂检验、工具变量法以及交叠双重差分稳健估计量等方法进行稳健性检验,基准结果依然成立。机制分析结果发现,大数据审计通过提升审计监督效能和减少政府采购审计中的信息不对称两条路径起作用。进一步分析发现,大数据审计对政府采购正向作用在财政压力更大以及市场化指数较低的地区更加明显。本文证实了大数据审计对提高政府治理能力的积极作用,对于促进政府采购提质增效的政策制定具有启示作用。

    2024年03期 v.11;No.43 275-3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4K]
  • 央地间文化纽带与财政转移支付

    钟扬民;张航;徐祎晨;

    财政转移支付是实现区域均衡发展和共同富裕的重要政策工具,但央地间的信息不对称降低了资源配置效率。本文认为,转移支付的分配者与地方间的文化纽带会帮助纠正信息不对称问题,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本文利用部长更替的准自然实验构造了渐进双重差分模型,实证结果显示,在任部长会给其出生地文化区的人均专项转移支付带来18.41万元的增长,相当于平均水平的10.7%;这一结果是稳健性的,且效应受到部长掌握资源的多寡以及文化纽带的强弱所影响;由文化纽带配置的专项资金能显著提振当地经济,且刺激效应大于其他的专项资金。本文的结果有助于我们理解传统文化如何嵌入国家治理体系并提高治理效率,对中国式现代化的实现提供了理论支撑。

    2024年03期 v.11;No.43 305-3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9K]
  • 扶贫改革试验区对地方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水平的影响研究1——来自浙江省丽水市的经验证据

    徐雷;杨家辉;李军艳;

    本文利用2013年浙江省丽水市实施的扶贫改革试验区这一外生冲击构造准自然实验,借助浙江省2007—2020年58个县域的面板数据,主要采用双重差分固定效应识别方法,评估、阐释试验区对地方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水平的影响效果以及作用渠道。结果表明,试验区促使地方人均基本公共服务支出提升750元左右,所得结论在经过一系列不同形式的稳健性检验之后仍然成立。从动态效应来看,试验区对提升地方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水平具有长时段的显著影响。作用渠道分析显示,试验区的设立促使地方政府承担较大的财政收支压力,并借助税收努力,同时通过财政预算结构调整,能够达到提高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水平的目的。此外,试验区内部地区间具有的差异性特征对不同类别的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也表现出一定的异质性影响。丽水市作为扶贫改革试验区的一个缩影,本文的研究有助于给政策制定者提供一个反馈的视角,同时也有助于为我国探寻构建适度普惠型社会福利的新路径提供经验借鉴。

    2024年03期 v.11;No.43 326-3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38K]
  • 行政分权、财政分权与中国经济增长:——来自县级证据

    李永涛;陈硕;彭耀辉;

    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的经济成就,现有文献主要围绕财政分权展开。除了财政分权,我国央地关系的调整也包括管理权下放,即行政分权。虽然改革开放后已积累了非常多行政分权实践,但致力于检验其作用的研究并不丰富。本文试图在一个统一框架下检验两种分权方式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基于2000—2010年间“扩权强县”改革样本并采用空间配比和双重差分方法,我们发现“扩权强县”改革能够显著促进县域经济增长。具体而言,在整个改革期间行政分权可以解释当地实际GDP增长的3%~5%。就作用机制来说,行政分权主要是通过扩大地方基本建设支出及提高财政支出效率来实现对经济的推动作用。

    2024年03期 v.11;No.43 363-3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9K]
  • 数据确权、规模差异与平台跨界成长

    赵驰;李浩;耿敏;

    数字经济发展对商业模式创新具有深刻影响,也给经济社会治理带来诸多新挑战。用户个人信息权益主张的响应,以及消费者信息保护的问题也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本文将平台企业价格策略内生于演化博弈模型,据此研究数据要素的产权安排对平台企业跨界成长的影响机理。研究表明:第一,无确权约束下,规模差异影响平台定价策略选择,大规模平台企业能够通过内部范围经济实现跨界成长。第二,数据确权条件下,不同的产权制度安排对平台跨界成长的影响路径不同。数据归属平台,有限理性的平台更倾向于保守的定价策略,借助稳定的用户规模实现平台跨界成长;数据归属用户,平台企业倾向于激进的定价策略,但限制了平台跨界成长。第三,相对于数据产权安排缺位,由于存在“隐私悖论”,短期而言,数据确权对平台定价策略的选择没有实质影响。长期来看,随着制度环境的逐渐规范,平台企业滥用用户非敏感数据、借助大数据算法歧视性定价获利等行为将得到有效制约,同时社会治理的成本也会下降。据此,本文提出进一步完善数据要素市场机制以及数据要素产权安排的政策建议。

    2024年03期 v.11;No.43 394-4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36K]
  • 对非农业援助能否“以农兴工”——基于援非农技示范中心的准自然实验

    高杨;王亚琦;王寿彭;

    农业现代化的推进是工业发展的基石与动力源泉。本文基于2000—2019年非洲54个国家的面板数据,以援非农技示范中心开始运营作为外生冲击事件,采用多时点双重差分法就对非农业援助带给受援国工业发展水平的影响予以考察,并对其作用路径进行探析。研究发现,对非农业援助的实施显著提升了受援国工业发展水平,作用路径为产品贡献(粮食和原材料供给)、市场贡献(生活消费和生产消费扩容)和要素贡献(劳动力转移和资本积累)。对非农业援助对经济发展水平低、政治和投资风险程度低、农业自然条件良好的受援国工业发展水平提升作用更强。拓展性分析表明,对非农业援助对受援国产生了“污染光环”效应。本文在丰富对非援助相关研究的同时,也为非洲各国通过重视农业进步进而推动“以农兴工”,最终实现工农联动发展,初步提供了依据。

    2024年03期 v.11;No.43 432-4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1K]
  • 城市空气污染与人才流动

    李磊;王天宇;

    在城市间“抢人大战”与高人力资本群体对空气污染更为敏感的背景下,本文基于2006年至2018年高校招生分数线数据,结合城市空气污染数据与城市统计数据,研究发现城市PM2.5浓度显著降低了城市内高校招生分数线,这表明城市空气污染显著抑制了准大学生报考意愿。这一结论在内生性处理与各种稳健性检验下均成立。机制分析结果表明,城市PM2.5浓度显著抑制了外企进入,刺激服务业从业人员与高校老师流出,从而降低城市吸引力与高校吸引力。进一步分析结果表明,空气污染对高校招生分数线的负面影响是长期的。本文研究得出空气污染抑制人才流入、刺激人才流出这一结论。研究结论主要有以下三个作用:一是拓展了空气污染、人才流动与高考等领域的研究边界;二是为人才流动与区域人力资本流失等问题提供新的思考方式与研究视角;三是为地方政府制定人才吸引政策与污染防治政策提供现实参考。

    2024年03期 v.11;No.43 464-4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9K]
  • 《经济学报》征稿简则

    <正>1.征稿范围《经济学报》涵盖经济学科的所有学科领域,发表原创性的学术研究成果以及综述和评论性的研究论文。本刊秉承学术、公正的原则,倡导独立、客观的研究,遵循严谨、规范的方法。2.投稿要求1)投稿论文应详细录入文章标题、摘要、关键词、JEL (JournalofEconomicLiterature)分类号以及作者详细信息(包括邮寄通信地址、邮编、电话、电子邮箱、传真、作者工作单位、职称、研究方向等信息),以方便审稿人浏览和编辑部的工作。多名作者署名的论文,请标明通信作者。

    2024年03期 v.11;No.43 4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5K]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