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报

2024, v.11;No.43(03) 193-242

[打印本页] [关闭]
本期目录(Current Issue) | 过刊浏览(Archive) | 高级检索(Advanced Search)

中国跨市场金融风险的动态溢出效应:系统风险与异质风险
The Dynamic Spillover Effect of Cross-Market Financial Risk in China: Systematic Risk and Idiosyncratic Risk

徐少君,张少华

摘要(Abstract):

本文旨在揭示中国不同金融市场的风险类型(系统风险与异质风险)在跨市场传染中的特征、角色以及大小。为此,本文首先构建了银行部门、股票市场、债券市场以及外汇市场的金融压力指数;其次,采用主成分分析法(PCA)将四个金融市场的金融压力指数分解为系统风险和异质风险;最后,采用广义方差分解法研究四个金融市场的系统风险和异质风险间的动态溢出效应。本文创新性的研究发现主要有:(1)如果不考虑系统风险和异质风险的交互性和强传染性,则会严重低估跨市场风险传染的程度。(2)尽管四个市场的系统风险传染网络和异质风险传染网络都相对“自成体系”,但我们仍可识别出,银行系统风险是联结两个网络的主要力量,是整个系统中的重要连结节点。(3)在系统风险网络中,债市系统风险和银行系统风险之间、股市系统风险和债市系统风险之间、股市系统风险和汇市系统风险之间具有显著的双向溢出作用,这些溢出作用均是系统性风险“互溢”网络中最重要的“连接线条”,且债市系统风险是显著的“净发送方”、银行系统风险是显著的“净接收方”。(4)相较于系统风险网络关系,四个市场异质风险间的传染网络关系则更为紧密,其中,债市异质风险是显著的“净风险发送方”,而汇市异质风险则是“净风险接收方”。(5)在面对次贷和欧债危机、2013年流动性危机、2015年股灾和“811”汇改、2017年影子银行高风险和2018年中美贸易摩擦爆发等各种金融冲击时,风险溢出性和传染性增强,且不同的市场(及不同类型的风险)在面对不同的冲击时发挥着阶段性系统重要性金融市场的作用。(6)相较于金融冲击,重大公共卫生冲击(如COVID-19)带来的影响更为显著,金融市场间的溢出网络关系呈现出更为复杂交织的网络结构,且各市场的异质风险在其中发挥了重要的溢出作用。因此,区分风险类型、判断风险“互溢”网络中的重要连接线条、识别不同危机中阶段性“系统重要性金融市场”对于预防危机和治理危机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关键词(KeyWords): 系统风险;异质风险;溢出效应;广义方差分解法;系统重要性金融市场(SIFMs)

Abstract:

Keywords:

基金项目(Foundation):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9BJL066)的资助

作者(Author): 徐少君,张少华

参考文献(References):

扩展功能
本文信息
服务与反馈
本文关键词相关文章
本文作者相关文章
中国知网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