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报

2024, v.11;No.43(03) 432-463

[打印本页] [关闭]
本期目录(Current Issue) | 过刊浏览(Archive) | 高级检索(Advanced Search)

对非农业援助能否“以农兴工”——基于援非农技示范中心的准自然实验
Can China's Agricultural Assistance to African Countries Improve the Level of Industrial Development——Quasi natural experiment based on African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Demonstration Center

高杨,王亚琦,王寿彭

摘要(Abstract):

农业现代化的推进是工业发展的基石与动力源泉。本文基于2000—2019年非洲54个国家的面板数据,以援非农技示范中心开始运营作为外生冲击事件,采用多时点双重差分法就对非农业援助带给受援国工业发展水平的影响予以考察,并对其作用路径进行探析。研究发现,对非农业援助的实施显著提升了受援国工业发展水平,作用路径为产品贡献(粮食和原材料供给)、市场贡献(生活消费和生产消费扩容)和要素贡献(劳动力转移和资本积累)。对非农业援助对经济发展水平低、政治和投资风险程度低、农业自然条件良好的受援国工业发展水平提升作用更强。拓展性分析表明,对非农业援助对受援国产生了“污染光环”效应。本文在丰富对非援助相关研究的同时,也为非洲各国通过重视农业进步进而推动“以农兴工”,最终实现工农联动发展,初步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KeyWords): 农业技术示范中心;援非;以农兴工;污染光环;多时点双重差分法

Abstract:

Keywords:

基金项目(Foundation):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有为‘链长’赋能绿色低碳农业产业链研究”(22BGL164)的资助

作者(Author): 高杨,王亚琦,王寿彭

参考文献(References):

扩展功能
本文信息
服务与反馈
本文关键词相关文章
本文作者相关文章
中国知网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