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报

2023, v.10;No.40(04) 305-336

[打印本页] [关闭]
本期目录(Current Issue) | 过刊浏览(Archive) | 高级检索(Advanced Search)

异质性要素替代弹性、有偏技术进步与中国结构转型
Heterogeneous Elasticity of Factor Substitution, Biased Technical Change, and China's Structural Transfomation

卓玛草

摘要(Abstract):

本文为两部门异质性替代弹性提供了一个来自中国的研究,将有偏技术进步嵌入多部门结构转型模型,拓展AG和NP模型将“要素再平衡效应”纳入理论机制。基于中国1984年以来的数据,发现农业和非农业部门内部要素替代弹性小于1,部门间产品需求替代弹性大于1,基准模型较好地拟合了中国农业就业比重不断下降、非农业就业比重持续上升的结构转型特征。其中,相对价格效应和相对边际产出效应是决定结构变迁的主导机制,要素异质性替代弹性的影响非常有限。本研究启示是提高农业要素替代弹性是促进农业劳动向非农就业转移的关键,创新驱动增进非农业技术进步率培育增长新动能同时,需兼顾要素收入分配的方向。

关键词(KeyWords): 要素替代弹性;有偏技术进步;结构转型

Abstract:

Keywords:

基金项目(Foundation):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西部项目(2018XSH004)的资助

作者(Author): 卓玛草

参考文献(References):

扩展功能
本文信息
服务与反馈
本文关键词相关文章
本文作者相关文章
中国知网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