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报

2018, v.5;No.18(02) 43-62

[打印本页] [关闭]
本期目录(Current Issue) | 过刊浏览(Archive) | 高级检索(Advanced Search)

中国产业结构转型特征事实的一个理论解释
A Theoretical Exploration of the Stylized Facts of China's Structural Transformation

王高望,史博文,叶海云

摘要(Abstract):

1978—2015年中国产业结构转型的典型事实是:农业部门的就业份额和产值份额大幅度萎缩;工业部门的就业份额不断扩张而产值份额变化幅度不大;而服务业部门的就业和产值份额大幅度扩张,而且服务业部门就业份额的扩张快于工业部门。通过在Kongsamut et al.(2001)模型中引入家庭生产工业品和要素市场扭曲,本文试图为中国经济的产业结构转型提供一个理论解释。研究表明,由于存在农业生存消费品、家庭生产工业品和家庭生产服务品,因此消费者关于农产品的需求收入弹性小于1而关于工业品和服务品的需求收入弹性都大于1。因而,当技术进步同时推动三部门经济增长时,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产值和就业比重不断减少,而工业和服务业的产值和就业比重都不断增加。由于相对于各自的技术系数,家庭生产服务品比家庭生产工业品的数量更大,因此服务业部门比工业部门扩张得更快。而且,数值模拟的产业动态跟中国经济的实际数据非常接近。

关键词(KeyWords): 结构转型;需求收入弹性;技术进步

Abstract:

Keywords:

基金项目(Foundation): 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青年项目(项目编号:16YJC790095);; 山东大学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编号:2015TB006)的资金支持

作者(Author): 王高望,史博文,叶海云

DOI: 10.16513/j.cnki.cje.2018.02.002

参考文献(References):

扩展功能
本文信息
服务与反馈
本文关键词相关文章
本文作者相关文章
中国知网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