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报

2018, v.5;No.18(02) 1-42

[打印本页] [关闭]
本期目录(Current Issue) | 过刊浏览(Archive) | 高级检索(Advanced Search)

M型结构的形成:1955—1978年地方分权与地方工业的兴起
The Formation of the M-form Structure:Regional Decentralization and the Rise of Local Industry in 1955—1978

白惠天,周黎安

摘要(Abstract):

本文实证考察了我国计划经济时期历次经济分权的特征和趋势,以及经济分权对地方工业兴起的短期和长期影响。我们发现,从1955年至1978年,虽然中央和地方的权力关系几经"放权—收权"循环,自20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经济分权以不可逆的方式朝着有利于地方的方向倾斜,这个趋势在地—县分权关系中表现尤为明显。回归分析表明,省内经济分权显著刺激了地方工业企业的进入,其影响主要发生在净上解省,而在净补贴省则不明显。进一步的考察发现,中国的地方工业在前30年若干次分权浪潮之下经历了一个地理上和产业上不断分散的过程。初步的证据揭示地方工业的分散与地方分权有着密切关联。综合这些分析结果,我们可以看到,经济分权与地方工业的兴起、地方工业的分散相互作用,最终形成了改革开放之初所面临的M型结构。最后,我们考察了计划经济时期地方分权所带来的长期影响,发现地方分权对于20世纪八九十年代乃至于当前的地区经济发展均产生了持续性的正向影响。

关键词(KeyWords): 地方分权;M型结构;地方工业

Abstract:

Keywords: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 白惠天,周黎安

DOI: 10.16513/j.cnki.cje.2018.02.001

参考文献(References):

扩展功能
本文信息
服务与反馈
本文关键词相关文章
本文作者相关文章
中国知网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