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报

2018, v.5;No.20(04) 177-207

[打印本页] [关闭]
本期目录(Current Issue) | 过刊浏览(Archive) | 高级检索(Advanced Search)

司法效率、契约密集度与出口绩效:来自高院院长异地交流的证据
Judicial Efficiency,Contract Intensity and Export Performance:A Quasi-Experiment from China's Geographical Rotation of Judges

王永进,黄青

摘要(Abstract):

法律制度的完善和司法效率的提高有助于一国在契约密集型行业形成比较优势,因而有助于出口结构转换和升级。本文采用中国2003—2012年海关库数据,将2008年省级高级法院院长的异地交流轮岗政策作为一个自然实验,利用DDD方法系统评估法官异地交流是否通过提升司法效率进而改善出口结构。我们的研究发现:(1)本文研究的法官异地交流通过三种渠道影响出口结构,即法官异地交流的净效应、法官能力的影响、法官异地交流的异质性影响。法官异地交流的净效应为负,法官能力的影响和法官异地交流的异质性影响则取决于法官的个人特征,包括年龄、之前工作性质等。(2)动态效应回归结果发现,随着法官任职时间的延长,法官异地交流对出口的负影响逐渐变小;并且越接近交流年份,前任法官对出口表现的负向影响越大。(3)法官异地交流主要从"数量"上影响出口结构,在出口产品的"质量"方面影响甚微。法官异地交流对出口关系数量、出口目的国数量、出口产品数量有显著影响,对出口产品平均价格几乎没有影响。本文的研究通过了一系列的稳健性检验,对通过推进中国司法体制改革和健全司法监督机制来实现出口结构升级具有重要政策含义。

关键词(KeyWords): 法官;异地交流;官员特征;出口结构

Abstract:

Keywords: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 王永进,黄青

DOI: 10.16513/j.cnki.cje.2018.04.007

参考文献(References):

扩展功能
本文信息
服务与反馈
本文关键词相关文章
本文作者相关文章
中国知网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