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报

2024, v.11;No.44(04) 423-442

[打印本页] [关闭]
本期目录(Current Issue) | 过刊浏览(Archive) | 高级检索(Advanced Search)

信息化发展对就业的双重影响:实证分析与机制检验
How the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zation Affects the Employment of Labor Force: Empirical Analysis and Mechanism Test

李思瑶,王亚,兰可凡

摘要(Abstract):

在当前“数字中国”战略和“就业优先”战略背景下,以信息化为抓手优化劳动力资源配置已被学研界和政策部门寄予厚望。信息化发展带来了多元的就业岗位和工作方式的同时,给我国劳动力市场也带来了双重影响,包含负向的替代效应与正向的创造效应。本文利用2010—2020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构建地区信息化发展指数,并实证检验了信息化发展对就业总量及结构的效应与作用机制,以及空间溢出效应和区域异质性。结果发现:(1)信息化发展有助于增加就业,且存在正向空间溢出效应。(2)信息化发展对就业结构存在偏向性,在替代与创造双重效应作用下,信息化发展带来了高技能劳动力就业的增加与低技能劳动力就业的减少。(3)信息化发展通过提升产出效率(深化效应)与扩大生产规模(广化效应)强化了对劳动力需求总量的促进作用,强化了对劳动力需求高技能-低技能结构的极化趋势。此外,信息化发展对于不同行业、不同特征地区存在异质性。以上研究结论可在政策层面以信息化发展为新引擎平衡中国劳动供需提供针对性理论与实践参考。

关键词(KeyWords): 信息化发展;劳动力就业;机制分析

Abstract:

Keywords:

基金项目(Foundation):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数字原生代劳工移民社会距离的弥合机制与身份认同研究:以珠三角为例”(项目编号:42401271);; 华南师范大学青年教师科研培育基金项目(社会科学)“广东省县域促进人才高质量发展的形成机制与实现路径研究”(项目编号:23SK20)的资助

作者(Author): 李思瑶,王亚,兰可凡

参考文献(References):

扩展功能
本文信息
服务与反馈
本文关键词相关文章
本文作者相关文章
中国知网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