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报

2017, v.4;No.16(04) 1-27

[打印本页] [关闭]
本期目录(Current Issue) | 过刊浏览(Archive) | 高级检索(Advanced Search)

中国经济增长潜力预测:兼顾跨国生产率收敛与中国劳动力特征的供给侧分析
China's Growth Potential to 2050:A Supply-side Forecast Based on Cross-country Productivity Convergence and Its Featured Labor Force

白重恩,张琼

摘要(Abstract):

中国增速趋势性下滑迹象已经显现,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加大。如何看待"6时代"的中国经济?未来中国经济可以保持一个多高的增长水平?这是当前引起高度关注的热议话题。本文回避生产函数具体形式讨论,从供给侧角度预测中国中长期的增长潜力:首先基于可比经济体的跨国收敛规律预测中国的劳动生产率增长率,之后基于中国人口结构转变和就业参与等自身特征估计其劳动力增长率,然后求和得到中国2016—2050年间各年的潜在经济增长率。预测结果显示:中国未来各时期的潜在经济增长率如下:2016—2020、2021—2025、2026—2030、2031—2035、2036—2040、2041—2045与2046—2050年间分别为6.28%、5.57%、4.82%、3.94%、3.40%、3.46%和2.98%左右。之后,本文指出中国制度环境的改善空间很大和具有严重的产能过剩都不一定意味着之前的预测结果高估或低估实际的增长潜力。中国离"前沿"经济体越来越近,"后发赶超"优势不断减小,从而劳动生产率增长率不断下降;中国总人口增长趋缓以及人口老龄化趋势越来越严重,从而劳动力规模不断减小;这些都意味着中国经济增长潜力不断下降将成为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内的必然趋势。

关键词(KeyWords): 增长潜力;供给侧;劳动生产率;劳动力

Abstract:

Keywords: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CF40)内部重点课题“中国经济增长潜力研究”与教育部创新团队“中国—东盟区域发展”资助成果

作者(Author): 白重恩,张琼

DOI: 10.16513/j.cnki.cje.2017.04.001

参考文献(References):

扩展功能
本文信息
服务与反馈
本文关键词相关文章
本文作者相关文章
中国知网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