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准确理解中国2020年一季度GDP增长数据The Comment on the Economic Performance in 2020Q1
许亚婷,许宪春,余航,杨业伟
摘要(Abstract):
新冠肺炎疫情对中国经济造成严重冲击,社会上对官方发布的GDP增长数据存在一些质疑。本文从需求角度和生产角度对中国2020年一季度GDP增长数据进行解读,并回答一季度全国GDP与地区生产总值之间的关系问题。研究表明,从需求角度看,居民虚拟消费支出保持增长和政府公共服务消费支出仅略有下降,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了消费需求的下降幅度;相对稳定的无形固定资本形成和大幅攀升的存货变动减缓了投资需求的下降幅度;服务贸易逆差的明显收窄减缓了净出口需求的下降幅度。从生产角度看,新兴服务业、居民自有住房服务、金融中介服务和保险服务增加值保持增长,公共服务业增加值保持相对稳定,一定程度上减缓了新冠肺炎疫情对服务业的冲击;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用电量增速与经济增速之间的关联性减弱。一季度,各地区经济增速与全国经济增速之间进一步衔接;不同行业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不同,各地区之间行业结构存在差异,因此一季度各地区的经济表现明显不同。本文虽着眼于新冠疫情期间中国GDP增长数据解读,但基本分析方法具有一般性意义。
关键词(KeyWords): 新冠疫情;季度GDP;需求;生产;地区生产总值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 许亚婷,许宪春,余航,杨业伟
DOI: 10.16513/j.cnki.cje.20200811.001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国家统计局.2017.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2016)[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 刘伟,许宪春,汤美微.2018.国民经济核算视角下的保险产出及中国的实证[J].金融研究,(10):174-188.Liu W,Xu X C,Tang M W.2018.Insurance output in SNA:Evidence from China[J].Journal of Finance Research,(10):174-188.(in Chinese)
- 徐康宁,陈丰龙,刘修岩.2015.中国经济增长的真实性:基于全球夜间灯光数据的检验[J].经济研究,(9):17-29,57.Xu K N,Chen F L,Liu X Y.2015.The truth of China economic growth:Evidence from global night-time light data[J].Economic Research Journal,(9):17-29,57.(in Chinese)
- 徐奇渊.2020-04-19.解读GDP同比降6.8%:中国一季度经济数据的两大困惑[N].财经.Xu Q Y.2020-04-19.The explanation of -6.8% of GDP:Two puzzle of the 2020Q1 economic performance in China[N].Caijing.(in Chinese)
- 许宪春.2013.准确理解中国的收入、消费和投资[J].中国社会科学,(2):4-24.Xu X C.2013.Accurately understanding the income,consumption and investment in China[J].Social Sciences in China,(2):4-24.(in Chinese)
- 许宪春.2014.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中的若干重要指标与有关统计指标的比较[J].世界经济,(3):145-159.Xu X C.2014.The meaning and comparison of key indicators in China system of national account[J].The Journal of World Economy,(3):145-159.(in Chinese)
- 许宪春.2019a.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使用核算研究[J].经济学报,(2):1-26.Xu X C.2019a.Research on China’s expenditure-based GDP accounting[J].China Journal of Economics,(2):1-26.(in Chinese)
- 许宪春.2019b.准确理解中国现行国内生产总值核算[J].统计研究,36(5):3-15.Xu X C.2019b.Accurately understanding China’s current gross domestic product accounting[J].Statistical Research,36(5):3-15.(in Chinese)
- Chen W,Chen X L,Hsieh C T,et al.2019.A forensic examination of China’s national accounts[R].NBER Working Paper No.w25754.
- Clark H,Pinkovskiy M,Sala-i-Martin X.2018.China’s GDP growth may be understated[R].NBER Working Paper No.23323.
- Henderson J V,Storeygard A,Weil D N.2012.Measuring economic growth from outer space[J].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02(2):994-1028.
- Holz C A.2014.The quality of China’s GDP statistics[J].China Economic Review,30:309-338.
- Lyu C,Wang K M,Zhang F,et al.2018.GDP management to meet or beat growth targets[J].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66(1):318-338.
- Ma B,Song G J,Zhang L,et al.2014.Explaining sectoral discrepancies between national and provincial statistics in China[J].China Economic Review,30:353-369.
- Mehrotra A,Paakkonen J.2011.Comparing China’s GDP statistics with coincident indicators[J].Journal of Comparative Economics,39(3):406-411.
- Nakamura E,Steinsson J,Liu M.2016.Are Chinese growth and inflation too smooth?Evidence from Engel curves[J].American Economic Journal:Macroeconomics,8(3):113-144.
- (1)如无特别说明,本文数据均来自于国家统计局各渠道公开发布的统计数据。
- (2)学术界对中国GDP及相关统计数据予以长期关注,研究结论不一。已有文献通常从数据质量、统计法方法角度展开分析,并试图用各类数据指标拟合并评估GDP和地区生产总值数据(如Mehrotra and Paakkonen,2011),例如使用包括税收数据(Chen et al.,2019)、灯光数据(Henderson et al.,2012,徐康宁等,2015)、货运、恩格尔系数(Nakamura et al.,2016)等。Clark et al.(2018)等利用调整后的卫星灯光数据分析了中国经济增速存在的争议,并对克强指数等在内的几种讨论予以阐释和重估,该文认为没有证据证明中国官方统计数据是低估的,对“克强指数”权重错误设定和中国经济结构变化使得部分研究低估中国经济发展的成效。而Holz(2014)及其系列文章则认为中国的核算数据并没有太大问题。这些研究都对中国GDP和地区生产总值统计工作提供了一定参考。
- (3)关于中国支出法GDP核算的详细介绍可参见许宪春(2019a)。
- (4)一季度全国居民人均实际消费支出降幅大于名义消费支出是因为居民消费价格上涨4.9%。
- (5)详情可参见刘伟等(2018)的研究。
- (6)一季度,居民关于金融中介服务和保险服务消费支出占居民消费支出的6.7%。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核算司。
- (7)这部分支出按政府通过市场购买的货物和服务的价值减去政府向居民收取的费用来估算(国家统计局,2017)。
- (8)该比例根据居民虚拟消费支出占居民消费支出的比例和政府公共服务消费支出占政府消费支出的比例,运用2018年最终消费支出数据推算。其中,居民虚拟消费支出包括居民自有住房服务消费支出、居民关于金融中介服务和保险服务消费支出以及居民自己生产自己消费的货物支出,分别占居民消费支出约10%,6.7%和1%。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核算司。
- (9)详情可参见许宪春和吕峰(2018)。
- (10)关于生产法GDP核算的介绍可参见许宪春(2019b)。
- (11)本文中,传统服务业主要指批发和零售、交通运输、住宿餐饮、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等行业。
- (12)全国GDP与地区生产总值数据间差异受到了学术界关注。就地区数据而言,Ma et al.(2014)的论文研究了地方GDP加总大于全国数据的问题,认为导致这一问题的原因是制度安排而不是统计技术因素。Lyu et al.(2018)通过省级和地级市证据证明,地方政府干预了上报的经济增速,使之达到政府事前设定的经济增长目标。他们的方法忽视了国家统计局层面对数据质量的监控和修正。Chen et al.(2019)在考虑各地经济结构差异后,提出中国各省基础数据质量参差不齐,国家统计局的统计监测和数据调整受到多种因素制约。